Global warming, 9/11, Obama top words of the decade A villager walks through a partially dried reservoir in Yingtan, Jiangxi province October 29, 2009.Concerns over the environment and terrorism have not only affected how people lived in the past decade but also their language,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9/11" topping a list of the most used words of the 2000s.(Agencies) Concerns over the environment and terrorism have not only affected how people lived in the past decade but also their language,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9/11" topping a list of the most used words of the 2000s. 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which uses a math formula to track the frequency of words and phrases in print and electronic media, said "Obama" came third in the list with the surname of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used as the stem for other words. "Bailout" was listed fourth after the bank bailout was one of the first a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evacuee" came fifth in the wake of Hurricane Katrina devastating New Orleans, and "derivative" featured sixth. "Google," "surge," "Chinglish" meaning a hybrid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sunami," after the 2004 Asian disaster that left 230,000 people dead or missing, followed. "Looking at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in words is a sober, even somber, event," said Paul JJ Payack, president of 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For a decade that began with such joy and hope, the words chosen depict a far more complicated and in many ways, tragic time. Nevertheless, signs of hope and renewal can be found in the overall lists." Payack said the top phrase of the decade was "climate change" followed by "financial tsunami" and "Ground Zero." Technology's impact on the past decade was reflected in the list with "Twitter," the micro-blogging site, one of the most used words while "blog" and "texting" featured on the list. Hollywood continued to flex its muscle, with "slumdog" from the Oscar-winning film "Slumdog Millionaire," referring to child inhabitants of Mumbai slums, making its mark in global language. U.S. comedian Stephen Colbert's "truthiness," defined as truth that comes from the gut not books, came in at No. 25. (Agencies) 過去十年,對於環境問題和恐怖主義的擔憂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而且還影響了我們的語言。從2000年至今,「全球變暖」和「911」成為全世界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 據全球語言監測機構介紹,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的姓氏「歐巴馬」的使用頻率高居第三,同時這個名字還派生出了很多其它詞語。全球語言監測機構使用一種數學模型來追蹤詞和短句在紙質和電子媒體中出現的頻率。 「援助」位居第四,這個詞指的是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國對銀行實施救援的第一反應;「疏散者」名列第五,該詞與新奧爾良遭遇的卡特裡娜颶風有關;「金融衍生產品」位居第六。 排在其後的詞語包括「Google」、「增兵」、中英雜交式英語「中式英語」以及2004年發生於亞洲的「海嘯」,這場災難導致23萬人死亡或失蹤。 全球語言監測機構的主席保羅•JJ•帕亞克說:「用詞語來回顧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感覺很黯淡甚至有些陰鬱。」 「新世紀剛開始時,世界充滿了快樂和希望,但十年後的今天,上榜的這些詞彙描繪了一個更為複雜、在很多方面帶有悲劇意味的時代。儘管如此,與希望和復興有關的詞語還是能在整個榜單中找到的。」 帕亞克說,過去十年出現頻率最高的短語是「氣候變化」,「金融風暴」和「世貿大廈遺址」位居其後。 技術對過去十年的影響也在榜單中得到了體現,使用頻率很高的「推特」(微網誌網站)、「部落格」和「發簡訊」等詞語紛紛上榜。 好萊塢的影響力不減當年,源自奧斯卡獲獎影片《貧民百萬富翁》中的「貧民」一詞成為世界流行詞,指的是居住在孟買貧民窟裡的兒童。美國喜劇明星史蒂芬科爾波特發明的「真實」(truthiness)一詞排在第25位,該詞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以為的真實,而非基於事實的真實。
目前分類:學習好英文 (2114)
- Mar 25 Tue 2014 10:29
十年熱詞榜出爐 全球變暖居首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 Mar 25 Tue 2014 10:29
超市英文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文字/駐站作家 迴紋針 不管是專職的家庭主婦主夫或者忙碌的上班族,肯定都有逛大賣場或者超市的經驗吧? 有沒有注意過超市裡的英文標示呢? 或許是學了太多學校才教的英文,很多人出國留學生活或者旅行的時候,到了傳統市場或者賣場超市,常常知道冷藏庫裡賣這是什麼菜,卻不知道如何以英語表達;或者想找某一項商品,又不想花太多時間逛一排一排的貨架 (go through the aisles),卻不知道該如何詢問店員。其實平常去逛超市的時候,多注意賣場裡、甚至商品上的英文標示,也是一種學英文的方式喔! 這裡介紹一些超市裡常看到的英文。 turnstile/ swing door 旋轉門 information 服務台 lost & found 失物招領處 refund 退貨處 deposit counter 寄物處 locker 寄物櫃 cashier 收銀員,賣場中常以這個字作為結帳處的標示 cash register 收銀機 scanner 掃瞄器 bar code 條碼 cash-only lane 只收現金的結帳櫃檯 Charge or debit? 刷信用卡還是以現金卡付款? cart (美式) / trolley (英式) 手推車 shelf 貨架 aisle 貨架間的走道 (超市裡常以aisle one, aisle two 告訴客人商品在哪個地方) coupon 折價券 gift voucher 禮券 (voucher為憑證之意) receipt 收據 invoice 發票 frozen food 冷凍食品 dairy products 乳製品 canned food 罐頭食品 beverages 飲料 baked goods 麵包蛋糕類 free sample 免費試吃 ingredients 製造成分 manufacture date 製造日期 expiry date / expiration date / best before 保存期限 nutrition facts 營養標示
- Mar 25 Tue 2014 10:28
Slam dunk 在政治競選議題中的用法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今天要談的是常會用在總統大選競選活動中的幾個習慣用語。在人們從事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體育運動為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所提供的習慣說法可能最多。比方說,這篇文章裡的幾個習慣用語都來自體育運動,說得更具體些是出自籃球運動的。 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slam dunk。 Slam是猛擊的意思,而dunk這個詞可以指「扣籃。」愛看籃球賽的人一定看到過某些籃球運動員的這一手絕招: 手舉籃球高高躍起,等球和手的高度超過籃框後,由上而下地猛力把籃球塞進籃框。而短語slam dunk原來的意思就是「大力扣籃。」 Slam dunk是籃球運動員在1975年前後創造的籃球術語,比賽中球員這漂亮的一手會讓會讓全場轟動,十分扣人心弦,於是人們很快就把slam dunk這個籃球運動術語借用到其它場合去了。例如爭取2000年民主黨總統侯選人提名的參議員Bill Bradley曾經是籃球名將,他進行了一次別出心裁的競選募款活動。在紐約一個知名的體育場舉行政治募款會,遍請昔日的籃球大明星到場助威,結果有七千五百名籃球迷踴躍參加這次活動,慷慨解囊,共捐贈了一百五十萬美元的款項作為參議員Bill Bradley的競選經費。 《華盛頓郵報》事後一語雙關地把Bradley的募款成功稱為slam dunk。意思是「精彩的一手」或者「漂亮的成功,」就像他當年在球場上精彩的扣藍一樣。Slam dunk用途廣泛,可以指爭得贏利豐厚的承包合同,也可以用來說在大學考試中成績優異,等等。總之可以是任何令人驚嘆的成功,當然也包括在政壇上打了漂亮的一仗。 例子1就是在回顧1996年大選中克林頓如何擊敗多爾參議員,贏得了a slam dunk。 例句1:Mr. Clinton scored a slam dunk in his race with Senator Dole. He won in 31 states,including all the biggest states except Texas, and Mr. Dole only took 19. (克林頓在跟多爾參議員的競選角逐中贏得了輝煌勝利。他在三十一個州的選舉中都取勝,包括美國所有的大州,只有德克薩斯州是例外,而多爾卻只取得了十九個州的勝利。) 這裡的slam dunk意思是輝煌勝利,或者驚人的成功。 ****** 再學個也來自籃球運動的習慣用語: full court press。這裡的court是籃球場,所以full court在這裡是「整個籃球場」的意思,而press這個詞再這裡是pressure的簡寫,意思是壓力。籃球比賽時full court press指全場緊逼戰術。換句話說是既嚴密防守,又大力進攻的打法。比方說一方球隊投藍得分後,這個球隊的隊員一方面緊追猛打。另一方面滿場緊釘對方球員,使得對方球員很難運球靠近這一邊的籃架。 原本是籃球術語的full court press很快被應用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用來指「全面出擊」或者「盡力壓制,」 Full court press常用在政界。 例句2:某黨在佛羅里達州,由於對立黨派的總統侯選人正在當地的呼聲日漸高漲,他因而覺得非常擔心,所以囑咐手下的工作人員要更加積極主動,加倍努力。 例句2:We thought Florida was safe for us but it's not. Starting now I want you to put on a full court press: do everything you can to stop this guy from gaining any more. (我們原來認為自己在佛羅里達州的地位穩若泰山,現在看來並非如此。我要你們從立即全力出擊,盡自己的一切努力不讓這個傢伙再進一步擴展勢力。) 這裡的put on a full court press意思是全面發動進攻,而習慣用語full court press含義就是「全面出擊」或者「盡力壓制。」
- Mar 25 Tue 2014 10:25
看Gossip Girl學經典句子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1. Oh, I Know! He swept me off my feet! 哦,我知道!他讓我神魂顛倒。 Sweep someone off his/her feet 是一個慣用語,意思是說一個人魅力非凡,讓人傾倒。例句:Mary is madly in love with Bill. He swept her off her feet. 還有一個和腳有關的「熱戀」短句是:Fall head over heels 熱戀中的男女沉溺愛海,愛得死去活來,全然不顧其他。 2. My husband just pulled up. 我老公回家啦! 這是Duchess 和Nate在房間裡鬼混的時候看到樓下Duke從車裡出來的時候說的。Pull up是「停車」的意思。我們平時所說的「靠邊停」是「pull over」,通常都是讓別人pull over,有時候在敘述中,也可以說某人puller over。 3. I only hooked up with him a week ago. 我一週前才和他勾搭上的。 Hook up with someone是說和某人勾搭上並進而發生性關係,「一夜情」除了常用的one night stand外也可以叫做one night hook-up。 4. Easy pickings ,Picking 這裡指錢,所以這個表達的意思就是「容易賺的錢或利潤」。 5. Stag Stag party 通常指的是給準新郎婚禮前夜舉辦的單身派對,也叫stag night 或者bachelor party。顧名思義,單身漢派對是慶祝結婚前最後的自由,當然不帶女伴參加了。 6. …and he cans me 他炒了我魷魚。 Can someone=give the sack to/sack/dismiss someone 這幾個表達都是「解僱,炒魷魚」的意思,例句: After only 2 weeks she was given the sack for being rude to a customer. 才兩週,她就因為對顧客態度粗魯被解僱了。 I think if I dyed my hair purple I'd get sacked. 我想如果我把頭髮染成紫色我會被解僱的。 John was dismissed for insubordination. 約翰因違抗命令而被開除。 7. There you go. Dan給Serena的外婆戴好項鏈後,對老人家說的一句話。意思是:好了。 Blair把鞋遞給Catherine的時候說的一句話。意思是:拿著,給。 我們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用There you go。它可以表示對對方說法的贊同,對對方行為的鼓勵,或者對對方行為的不耐煩。建議在平時的學習中多體會。 8. It had very strict dress code. 它的穿著要求很嚴格。這裡的it就是劇中的white party。 Dress code就是著裝要求,穿著規定。公司裡說的行為守則是code of conduct。 9. If you didn't stood me up in the airport in the first place… 你要是先前不放我鴿子,讓我一個人在機場苦苦等候…… Stand someone up=放某人鴿子,類似的說法還有cool one's heel,比如「我空等了兩個小時才見到他。I cooled my heels for two hours to see him.」如果說讓某人苦苦等待結果,還可以說leave someone hanging,比如「我等了三個星期才等到電話,告訴我得到這份工作了。I was left hanging for three weeks before I got a call offering me the job.」 Airport介詞應該是at而不是in,不過用in 也不會影響理解。 In the first place是一個很好的片語,意思是「一開始,起先,先前,當初」。這裡是Blair埋怨Chuck之前放她鴿子,所以她現在要找個男人報復他。In the first place很多時候都用在抱怨的語氣裡,有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覺。 比如Why didn't you tell me about it in the first place? You shouldn't have cheated on me in the first place. 10. … spotted in a massive display of P.D.A. 當眾肆無忌憚親熱,被逮個正著。 PDA 在這裡,不是我們所說的個人掌上電腦,而是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公共場合親熱)。而「No Display of Affection in Public」就是「不准在公共場合親熱」。Spotted 就是做什麼壞事被撞見了。 11. You said we were through. 你說我們玩完了。對於一份感情或者關係的結束還可以說We are so over. We are history. 或者I'm so over you. You are history. 12. So I, I, went a little overboard. 所以我,我有些反應過激了。 Go overboard指的是由於太激動而說話做事過了頭。
- Mar 25 Tue 2014 10:24
常見曲風英文知多少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各類型的曲風還有其分支,但因太繁瑣,故省略不標,僅列出以下之常見曲風:(以下按照字母排列) Blues藍調 基於五聲音階的聲樂和樂器音樂,多使用鋼琴、口琴、吉他、貝司、鼓等樂器,另一特點為其合聲。曲風多偏低沉哀傷。 Dance舞曲 根據舞蹈節奏寫成的器樂曲或聲樂曲。 Electronic電子 音效、樂器的聲音都是電腦弄出來的。 Folk鄉村(民謠) 多以吉他、小提琴、鋼琴、口琴、鼓等樂器來伴奏的音樂,曲風舒柔輕快。 Funk放克 源於靈魂音樂,卻融入了搖滾、舞曲等元素,歌者隨興地跟著主旋律吟唱,時而喃喃自語時而高呼口號。 Hip Hop嘻哈 融合饒舌及打碟(DJing) 之音樂,並衍生出塗鴉、街舞等文化。(總之就是音樂中的饒舌沒那麼多) Jazz爵士 融合藍調、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等,多使用銅管樂器、簧管樂器、鼓等樂器。 Lyric抒情 令人聽了愉快,節奏中快的歌。 Metal金屬 含有高爆發力、快速度、重量感、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多具備有狂吼咆哮或高亢激昂的嗓音。 Pop流行 易於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風格,常常有著商業化的運作。 Punk龐克 即龐克搖滾,為搖滾樂的一分支,雖繼承其反叛精神,卻更加頹廢,反抗性減弱。 R&B 即Rhythm and Blues(節奏藍調),特色為其較為柔和、圓渾豐厚的歌聲。 Rap饒舌 一種帶有節奏與押韻的說唱方式。 Reggae雷鬼 西印度群島的一種舞蹈及舞曲,顯著特點為其翻拍上的重音。 Rock搖滾 據突出的搖滾基調強節奏,多抒發對現實世界的不滿。
- Mar 25 Tue 2014 10:20
輕熟女玩心重 英文就叫TWIT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
- Mar 25 Tue 2014 10:19
Button your lip 閉口不談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Button這個詞大家應該都知道,是鈕扣的意思,但是button也可以作動詞,意思你也一定猜得到,就是扣上鈕扣。我們今天要講的習慣用語是: button your lip。 Button your lip意思難道是用鈕扣扣上嘴唇嗎?當然不是。像許多習慣用語一樣,這是比喻的說法。讓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體會它的含義,說話的人是在跟同事議論辦公室裡發生的事。 例句:Our boss plans to promote Bob, who is neither responsible nor capable. But you'd better button your lip and not say a word against it, because Bob is nobody but the boss's brother-in-law. 他說:老闆打算提升Bob這個既不負責責任又不能幹的人,然而你最好還是閉口不提反對意見,因為Bob是老闆的小舅子。 所以 button your lip 意思就是閉口不談。
- Mar 25 Tue 2014 10:19
英國各地口音腔調聽聽看- 無敵翻譯 分享
英國腔相較之下總是有種迷人的感覺
- Mar 25 Tue 2014 10:16
你是今天的「壽星」,英文有這樣講的嗎?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英文的「壽星」
- Mar 25 Tue 2014 10:09
Microblogging 微網誌正流行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什麼是「microblogging」?
- Mar 25 Tue 2014 10:07
學習英文經驗談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 Mar 25 Tue 2014 10:05
如何禮貌地使用英語來抱怨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當航空公司遺失了你的行李。當旅館洗衣員燙壞了你喜愛的衣服。當計程車司機向你索取過多的費用。當你出國時有時候你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情。 現在你可以做一些改變了!使用這些秘訣當你想要用英文適當的表達你的不滿。
- Mar 25 Tue 2014 10:03
如何在說英語的晚餐上注意禮節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用餐,在外國不只是懂得菜單而已!好的餐桌禮節代表你了解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來看一看你在說英語的晚餐上是否表現適當!
- Mar 25 Tue 2014 10:02
說英語讓你的夜生活增添一些趣味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 Mar 25 Tue 2014 10:01
中書外譯 台灣還得加把勁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中央社〕德文是歐洲聯盟國家最多人使用的母語,不過每年一到法蘭克福書展,主持台灣館的台北書展基金會就為尋找台灣文學的德文譯本傷透腦筋。
- Mar 25 Tue 2014 09:59
外出許可 kitchen pass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很多已婚人士說,結婚以後少了很多自由,要去哪裡都要向另一半匯報,人家不同意還不能去。估計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吧。國外很早就有專門形容這種情況的詞,叫kitchen pass(廚房通行證)。別想錯了,不是說家裡進廚房還要通行證,而是你想出去的話,得先得到在廚房忙活的那個人的同意才行。
- Mar 25 Tue 2014 09:58
全球中文熱中英語仍是霸主 預測英語還可以神氣50年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前年五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曾以中國為主題,用21個版面提出「中國的世紀」封面報導,從各種角度解讀中國的崛起,其中在教育方面,特別介紹美國學生正掀起學漢語的熱潮。 今年8月中旬新聞週刊又刊載「漢語教學:日益成長的行業」一文。文章表示,世界各地學漢語的隊伍正日益壯大,北京在世界各地正大力投資興建漢語語言和文化中心。最近兩名美國參議員甚至提議,在5年內為漢語教學項目投入13億美元的教學經費。 從庫倫到芝加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似乎人人都在學漢語。它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正在崛起,人人都想接近中國分一杯羹。外國人如果會說漢語,不僅能和中國新貴交流,還可以促進雙邊貿易關係賺錢。據估計,到2010年,將有1億人把漢語當作外語來學習。今年初美國教育部宣佈,希望在2010年前讓5%的國小、中學和大學生學漢語。 中文熱,但英語更燙手 但根據最新一期新聞週刊標題為「即使在中國,英語仍然是老大」(Even In China, English Is King)的報導,認為世界雖然興起一股中文熱,但即使是中國,甚至是世界各國,其學習英語的風潮仍然炙熱,如火如荼。 南韓現下號稱至少成立了十個「英語村」,裡面模仿美國西部的市鎮,有郵電亭、藥局等類的設施,小孩可以在裡面磨練他們的英語能力。一個完全只講英語的市鎮即將在南韓濟州島成立,該島甚至還成立了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為孕婦的胎兒施教英語。 南韓隔鄰的大中國似乎也對英語著迷。北京估計,有4千萬個外國人在全球學習漢語,但這個數字比起學英語的人數,仍然相形見絀。因為僅在中國,就有1億7千5百萬人接受正規的英語教育。根據去年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估計2010年學英語的人數會達到20億人。南加州大學的第二語言專家卡拉森(Stephen Krashen)表示︰「印象中學習漢語的熱度無遠弗屆,但仔細觀察,發現它言過其實。英語成為國際語言之勢,仍在增長。」 在亞洲的商業圈,漢語越來越管用,尤其隨著中國影響力增加而水漲船高。但是英語的重要地位在可見的未來,尤其是對想在全球化的世界佔一席之地的人而言,仍穩如泰山。從布魯賽爾到北京,英語是跨國公司、菁英大學與科學界的共同語言。根據最近GlobalEnglish公司的調查,有91%拉丁美洲、歐洲與亞洲的跨國公司職員認為英語對他們的職務而言,是「關鍵的」與「重要的」。而邁肯席(McKinsey)諮詢集團警告中國,該國夠資格到跨國公司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不超過10%,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會說英語。 英語熱,熱未央 許多國家都監於這個事實,開始從小教育孩子學英語。根據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標準的模式是希望小學生能學得流利的基礎英語,到了中學就能以英語上課。這個模式在歐洲實施的很好,根據一個歐盟教育單位Eurydice的報導,澳洲與挪威有超過90%的小學生學英語,西班牙則超過80%;南美的哥倫比亞與智利正大力推展英語教育;菲律賓於2003年規定,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數學與科學要以英語教學,進中學後,所有科目都要用英語教學。 但是這些國家都比不上中國,它學英語的人數是世界之最。2001年北京下令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它以前是中學才開始。在大城市北京與上海,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許多家長甚至變本加厲,不分青紅皂白,就提前把孩子塞進補習班。「新東方」補習班表示,他們已經招收了400萬名學生,去年就有100萬人。整體而言,中國的英語訓練估計每年有26億美元的市場,而且每年成長12%。 驅動這種成長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生活水準提升,中產階級的父母有感於社會競爭的壓力,紛紛送他們的子女進補習班,以便跟上同儕的程度。長期以來,懂英語的人謀職比較吃香。根據「新東方」補習班的資料,具備中等程度英語能力的年輕人投入工作崗位,其薪資會比一般人多25%,而精通英語的人,其待遇會多出70%以上。當然,「新東方」補習班因為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會提出這種數據;但是其他不是補習班這一行的專家,也附和這種說法,認為在跨國公司說一口破英語的亞洲人,可能會受語言的限制,晉陞時就被忽略了。蘇州大學的英語教授魏雲(Wei Yun,音)指出,他以前的兩個學生現下是電腦軟體工程師,但是通過英語考試學生的薪水是另一位的兩倍。 負責測驗托福之類考試的美國教育測驗中心表示,東歐國家與波斯灣地區國家學英語的人越來越多,但比起亞洲的熱度,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越南是亞洲新興的「老虎」,估計所有學習外語的人裡面,有90%現下是在學英語。 在南韓,現下有許多大學要求學生通過托福考試才能畢業,企業界許多僱主只僱用那些有英語能力的人,即使那些工作未必用得上英語。越來越多南韓的家長把子弟送到美國,參加昂貴的英語夏令營。事實上,中國的崛起,其鄰近的國家為了維持競爭力,反促使它們學習英語。以台灣為例,現下有300萬個學生在學校學英語,比較起來,2001年時差不多只有100萬人。 在日本,學漢語的人大幅超過學法語及德語的人,成為第二大宗的外語,但仍遠不如英語。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2005年有360萬個高中生學英語,但學中文的只有2萬2千人。去年東京成立了100個「超級英語高中」,其基礎課程只限用英語教學。 預測英語還可以神氣50年 葛雷多(David Graddol)是去年英國文化協會報告的執筆人,他覺得漢語在歐洲越來越流行,但影響力仍遠不及英語,不太可能削弱英語在歐洲的地位。他說︰「英語在歐洲已經和各國的語言混和使用,變成一種整合的語言。」根據統計,從2002年至2005年,德國小學生學英語的比率從16%揚升為47%,希臘更是加倍成長,從44%提高至90%。 當然,這些數據並不表示當前英語的優勢會持久不衰。葛雷多預測,全世界學英語的尖峰至2010年達到20億人之後,會急遽下滑,最後,中文可能會取而代之。不過,香港英文專家努南(David Nunan)認為這「最後」二字,仍屬未定之天,他說︰「英語至少還會引領全球50年之久,因為無論是科學、技術、旅遊、娛樂或媒體,英語仍然坐享霸主地位。」 報導最後認為,即使是中國人,也承認學習的風潮是語言勢力強弱的指標。現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只要一看到有英語學習班,就一頭往裡面鑽,顯然他們已經用雙腳證明誰是語言勢力範圍的老大。 轉自【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前年五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曾以中國為主題,用21個版面提出「中國的世紀」封面報導,從各種角度解讀中國的崛起,其中在教育方面,特別介紹美國學生正掀起學漢語的熱潮。 今年8月中旬新聞週刊又刊載「漢語教學:日益成長的行業」一文。文章表示,世界各地學漢語的隊伍正日益壯大,北京在世界各地正大力投資興建漢語語言和文化中心。最近兩名美國參議員甚至提議,在5年內為漢語教學項目投入13億美元的教學經費。 從庫倫到芝加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似乎人人都在學漢語。它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正在崛起,人人都想接近中國分一杯羹。外國人如果會說漢語,不僅能和中國新貴交流,還可以促進雙邊貿易關係賺錢。據估計,到2010年,將有1億人把漢語當作外語來學習。今年初美國教育部宣佈,希望在2010年前讓5%的國小、中學和大學生學漢語。 中文熱,但英語更燙手 但根據最新一期新聞週刊標題為「即使在中國,英語仍然是老大」(Even In China, English Is King)的報導,認為世界雖然興起一股中文熱,但即使是中國,甚至是世界各國,其學習英語的風潮仍然炙熱,如火如荼。 南韓現下號稱至少成立了十個「英語村」,裡面模仿美國西部的市鎮,有郵電亭、藥局等類的設施,小孩可以在裡面磨練他們的英語能力。一個完全只講英語的市鎮即將在南韓濟州島成立,該島甚至還成立了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為孕婦的胎兒施教英語。 南韓隔鄰的大中國似乎也對英語著迷。北京估計,有4千萬個外國人在全球學習漢語,但這個數字比起學英語的人數,仍然相形見絀。因為僅在中國,就有1億7千5百萬人接受正規的英語教育。根據去年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估計2010年學英語的人數會達到20億人。南加州大學的第二語言專家卡拉森(Stephen Krashen)表示︰「印象中學習漢語的熱度無遠弗屆,但仔細觀察,發現它言過其實。英語成為國際語言之勢,仍在增長。」 在亞洲的商業圈,漢語越來越管用,尤其隨著中國影響力增加而水漲船高。但是英語的重要地位在可見的未來,尤其是對想在全球化的世界佔一席之地的人而言,仍穩如泰山。從布魯賽爾到北京,英語是跨國公司、菁英大學與科學界的共同語言。根據最近GlobalEnglish公司的調查,有91%拉丁美洲、歐洲與亞洲的跨國公司職員認為英語對他們的職務而言,是「關鍵的」與「重要的」。而邁肯席(McKinsey)諮詢集團警告中國,該國夠資格到跨國公司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不超過10%,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會說英語。 英語熱,熱未央 許多國家都監於這個事實,開始從小教育孩子學英語。根據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標準的模式是希望小學生能學得流利的基礎英語,到了中學就能以英語上課。這個模式在歐洲實施的很好,根據一個歐盟教育單位Eurydice的報導,澳洲與挪威有超過90%的小學生學英語,西班牙則超過80%;南美的哥倫比亞與智利正大力推展英語教育;菲律賓於2003年規定,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數學與科學要以英語教學,進中學後,所有科目都要用英語教學。 但是這些國家都比不上中國,它學英語的人數是世界之最。2001年北京下令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它以前是中學才開始。在大城市北京與上海,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許多家長甚至變本加厲,不分青紅皂白,就提前把孩子塞進補習班。「新東方」補習班表示,他們已經招收了400萬名學生,去年就有100萬人。整體而言,中國的英語訓練估計每年有26億美元的市場,而且每年成長12%。 驅動這種成長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生活水準提升,中產階級的父母有感於社會競爭的壓力,紛紛送他們的子女進補習班,以便跟上同儕的程度。長期以來,懂英語的人謀職比較吃香。根據「新東方」補習班的資料,具備中等程度英語能力的年輕人投入工作崗位,其薪資會比一般人多25%,而精通英語的人,其待遇會多出70%以上。當然,「新東方」補習班因為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會提出這種數據;但是其他不是補習班這一行的專家,也附和這種說法,認為在跨國公司說一口破英語的亞洲人,可能會受語言的限制,晉陞時就被忽略了。蘇州大學的英語教授魏雲(Wei Yun,音)指出,他以前的兩個學生現下是電腦軟體工程師,但是通過英語考試學生的薪水是另一位的兩倍。 負責測驗托福之類考試的美國教育測驗中心表示,東歐國家與波斯灣地區國家學英語的人越來越多,但比起亞洲的熱度,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越南是亞洲新興的「老虎」,估計所有學習外語的人裡面,有90%現下是在學英語。 在南韓,現下有許多大學要求學生通過托福考試才能畢業,企業界許多僱主只僱用那些有英語能力的人,即使那些工作未必用得上英語。越來越多南韓的家長把子弟送到美國,參加昂貴的英語夏令營。事實上,中國的崛起,其鄰近的國家為了維持競爭力,反促使它們學習英語。以台灣為例,現下有300萬個學生在學校學英語,比較起來,2001年時差不多只有100萬人。 在日本,學漢語的人大幅超過學法語及德語的人,成為第二大宗的外語,但仍遠不如英語。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2005年有360萬個高中生學英語,但學中文的只有2萬2千人。去年東京成立了100個「超級英語高中」,其基礎課程只限用英語教學。 預測英語還可以神氣50年 葛雷多(David Graddol)是去年英國文化協會報告的執筆人,他覺得漢語在歐洲越來越流行,但影響力仍遠不及英語,不太可能削弱英語在歐洲的地位。他說︰「英語在歐洲已經和各國的語言混和使用,變成一種整合的語言。」根據統計,從2002年至2005年,德國小學生學英語的比率從16%揚升為47%,希臘更是加倍成長,從44%提高至90%。 當然,這些數據並不表示當前英語的優勢會持久不衰。葛雷多預測,全世界學英語的尖峰至2010年達到20億人之後,會急遽下滑,最後,中文可能會取而代之。不過,香港英文專家努南(David Nunan)認為這「最後」二字,仍屬未定之天,他說︰「英語至少還會引領全球50年之久,因為無論是科學、技術、旅遊、娛樂或媒體,英語仍然坐享霸主地位。」 報導最後認為,即使是中國人,也承認學習的風潮是語言勢力強弱的指標。現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只要一看到有英語學習班,就一頭往裡面鑽,顯然他們已經用雙腳證明誰是語言勢力範圍的老大。 【大紀元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前年五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曾以中國為主題,用21個版面提出「中國的世紀」封面報導,從各種角度解讀中國的崛起,其中在教育方面,特別介紹美國學生正掀起學漢語的熱潮。 今年8月中旬新聞週刊又刊載「漢語教學:日益成長的行業」一文。文章表示,世界各地學漢語的隊伍正日益壯大,北京在世界各地正大力投資興建漢語語言和文化中心。最近兩名美國參議員甚至提議,在5年內為漢語教學項目投入13億美元的教學經費。 從庫倫到芝加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似乎人人都在學漢語。它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正在崛起,人人都想接近中國分一杯羹。外國人如果會說漢語,不僅能和中國新貴交流,還可以促進雙邊貿易關係賺錢。據估計,到2010年,將有1億人把漢語當作外語來學習。今年初美國教育部宣佈,希望在2010年前讓5%的國小、中學和大學生學漢語。 中文熱,但英語更燙手 但根據最新一期新聞週刊標題為「即使在中國,英語仍然是老大」(Even In China, English Is King)的報導,認為世界雖然興起一股中文熱,但即使是中國,甚至是世界各國,其學習英語的風潮仍然炙熱,如火如荼。 南韓現下號稱至少成立了十個「英語村」,裡面模仿美國西部的市鎮,有郵電亭、藥局等類的設施,小孩可以在裡面磨練他們的英語能力。一個完全只講英語的市鎮即將在南韓濟州島成立,該島甚至還成立了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為孕婦的胎兒施教英語。 南韓隔鄰的大中國似乎也對英語著迷。北京估計,有4千萬個外國人在全球學習漢語,但這個數字比起學英語的人數,仍然相形見絀。因為僅在中國,就有1億7千5百萬人接受正規的英語教育。根據去年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估計2010年學英語的人數會達到20億人。南加州大學的第二語言專家卡拉森(Stephen Krashen)表示︰「印象中學習漢語的熱度無遠弗屆,但仔細觀察,發現它言過其實。英語成為國際語言之勢,仍在增長。」 在亞洲的商業圈,漢語越來越管用,尤其隨著中國影響力增加而水漲船高。但是英語的重要地位在可見的未來,尤其是對想在全球化的世界佔一席之地的人而言,仍穩如泰山。從布魯賽爾到北京,英語是跨國公司、菁英大學與科學界的共同語言。根據最近GlobalEnglish公司的調查,有91%拉丁美洲、歐洲與亞洲的跨國公司職員認為英語對他們的職務而言,是「關鍵的」與「重要的」。而邁肯席(McKinsey)諮詢集團警告中國,該國夠資格到跨國公司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不超過10%,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會說英語。 英語熱,熱未央 許多國家都監於這個事實,開始從小教育孩子學英語。根據英國文化協會的報告,標準的模式是希望小學生能學得流利的基礎英語,到了中學就能以英語上課。這個模式在歐洲實施的很好,根據一個歐盟教育單位Eurydice的報導,澳洲與挪威有超過90%的小學生學英語,西班牙則超過80%;南美的哥倫比亞與智利正大力推展英語教育;菲律賓於2003年規定,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數學與科學要以英語教學,進中學後,所有科目都要用英語教學。 但是這些國家都比不上中國,它學英語的人數是世界之最。2001年北京下令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它以前是中學才開始。在大城市北京與上海,國小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許多家長甚至變本加厲,不分青紅皂白,就提前把孩子塞進補習班。「新東方」補習班表示,他們已經招收了400萬名學生,去年就有100萬人。整體而言,中國的英語訓練估計每年有26億美元的市場,而且每年成長12%。 驅動這種成長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生活水準提升,中產階級的父母有感於社會競爭的壓力,紛紛送他們的子女進補習班,以便跟上同儕的程度。長期以來,懂英語的人謀職比較吃香。根據「新東方」補習班的資料,具備中等程度英語能力的年輕人投入工作崗位,其薪資會比一般人多25%,而精通英語的人,其待遇會多出70%以上。當然,「新東方」補習班因為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會提出這種數據;但是其他不是補習班這一行的專家,也附和這種說法,認為在跨國公司說一口破英語的亞洲人,可能會受語言的限制,晉陞時就被忽略了。蘇州大學的英語教授魏雲(Wei Yun,音)指出,他以前的兩個學生現下是電腦軟體工程師,但是通過英語考試學生的薪水是另一位的兩倍。 負責測驗托福之類考試的美國教育測驗中心表示,東歐國家與波斯灣地區國家學英語的人越來越多,但比起亞洲的熱度,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越南是亞洲新興的「老虎」,估計所有學習外語的人裡面,有90%現下是在學英語。 在南韓,現下有許多大學要求學生通過托福考試才能畢業,企業界許多僱主只僱用那些有英語能力的人,即使那些工作未必用得上英語。越來越多南韓的家長把子弟送到美國,參加昂貴的英語夏令營。事實上,中國的崛起,其鄰近的國家為了維持競爭力,反促使它們學習英語。以台灣為例,現下有300萬個學生在學校學英語,比較起來,2001年時差不多只有100萬人。 在日本,學漢語的人大幅超過學法語及德語的人,成為第二大宗的外語,但仍遠不如英語。根據日本政府的統計,2005年有360萬個高中生學英語,但學中文的只有2萬2千人。去年東京成立了100個「超級英語高中」,其基礎課程只限用英語教學。 預測英語還可以神氣50年 葛雷多(David Graddol)是去年英國文化協會報告的執筆人,他覺得漢語在歐洲越來越流行,但影響力仍遠不及英語,不太可能削弱英語在歐洲的地位。他說︰「英語在歐洲已經和各國的語言混和使用,變成一種整合的語言。」根據統計,從2002年至2005年,德國小學生學英語的比率從16%揚升為47%,希臘更是加倍成長,從44%提高至90%。 當然,這些數據並不表示當前英語的優勢會持久不衰。葛雷多預測,全世界學英語的尖峰至2010年達到20億人之後,會急遽下滑,最後,中文可能會取而代之。不過,香港英文專家努南(David Nunan)認為這「最後」二字,仍屬未定之天,他說︰「英語至少還會引領全球50年之久,因為無論是科學、技術、旅遊、娛樂或媒體,英語仍然坐享霸主地位。」 報導最後認為,即使是中國人,也承認學習的風潮是語言勢力強弱的指標。現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只要一看到有英語學習班,就一頭往裡面鑽,顯然他們已經用雙腳證明誰是語言勢力範圍的老大。
- Mar 25 Tue 2014 09:56
柯林斯英英辭典功能,即將上線!-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對於學習英文的朋友來說,有些時候知道了英漢字典的解釋,其實並不能夠滿足足夠的知識,如果同時間有了英英辭典的解釋,會更有助於了解該字更詳細的意思。 基於此,n詞酷將在近期內開放『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柯林斯英英字典,給網友們免費使用。 柯林斯出版公司是一家以出版辭典見長的出版社。自1824年出版第一部英文辭典起,出版辭典的歷史至今已將近有200年,屬於世界上幾大辭典出版社之一,所出版的辭典更是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我們在幾經波折後,終於取得線上使用的合法版權,免費提供給網友使用。相信這將對於您學習英文有大大的幫助,希望您會喜歡!
- Mar 25 Tue 2014 09:54
好英文給你好「薪」情 英文能力好 平均起薪多三千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1027 14:18:43)英文好,不僅有更多工作機會,更關係到薪水的高低。1111人力銀行最新的調查顯示,有6成8的企業招募人才將英語能力列入標準,其中有9成5會以較高薪水吸引英文能力好的求職者,平均願加碼3105元,這說明了隨著台灣對外投資金額逐年成長,外語能力已經成為國內企業選才的重要考量。 不過國內的上班族在英語能力上卻表現欠佳,根據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統計發現,2008年台灣多益成績,考生平均分數為533分,台灣多益分數在亞洲區排名第八,輸給印度的809分、馬來西亞的705分及中國的636分等。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何啟聖表示,有6成7上班族因為英文門檻而喪失工作機會,若想加強語言訓練,可以從自己工作領域與個人興趣開始,像是訂閱語言雜誌、與外國朋友語言交換、勤看外語片或新聞等等。而ETS台灣區代表王星威則建議,欲加強英文能力者,可以多選修英語課程、線上學習、補習或赴國外3個月至半年進修語言課程。 針對上班族對於職場英文的迫切需求,CEO國際語言教育中心特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兩點至四點,開設「上班族求生英語-輕輕鬆鬆做英語簡報」免費講座,教授英文簡報技巧、常用簡報句型,破解台灣人以英語作簡報最常犯的錯誤,透過課堂實際演練提升英文溝通力,增加上班族的國際化競爭力。
- Mar 25 Tue 2014 09:52
14個學習外文的網站 - 無敵翻譯 分享文章
世界不斷多元化,學會一門新語言對於每一個人都是日漸重要的一件事情。無論是為了工作、學業、或僅僅是想學另一門語言而已,網絡都為你提供了大量可供選擇的輔助工具。以下是今天介紹的十五個免費工具: Popling:免費詞彙練習軟件,會在你的桌面上每隔一段特定的時間彈出flash式的單詞卡片。可全屏也可忽略。 Radio Lingua Network:提供免費的語言播客,可提高聽力和會話水平,共有二十種不同的語言。時間從一分鐘到五分鐘不等。 Livemocha:具有網上互動課程,用戶創建課程和語伴尋覓功能的語言學習論壇。語伴是個建立自信的好方法。對話練習可選擇,且提交文本和音頻文件後由母語者為你批改糾錯。 Palabea:很大的國際化語言學習中心。可以與母語者交流,尋找音頻和可視化教程,提高寫作和語法能力,甚至能找到你家鄉的人。每個人都可借助這些工具在網上學習外語及技能。 Freelang.net :提供免費的字典、翻譯、博客和論壇服務幫助提高全方位的語言水平,包括閱讀、寫作和口語技能。同時此網站有相關的翻譯軟件、語言工具等鏈接。 ForiegnWord.com:語言學習者運用該網站提供的而四個工具可以翻譯文本,找到二百六十五個在線辭典的鏈接。該網站目前可翻譯三十八種語言。 Lingro:免費提供十一種不同開放內容的語言辭典。可通過該網站的翻譯、詞彙表、遊戲、開放協作性辭典等功能提高語言水平。 Babbel:免費學習西班牙語、英語、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的網站。具有多媒體學習方式,簡單易用,且有一個四十萬註冊用戶的學習論壇。 Transparent Language:語言學習軟件。且網站上有一些免費的資源和工具——軟件,博客,遊戲,文章和學習社區——提高語言水平。 Open Culture:提供三十七種語言播客,從阿拉伯語到依地語都包括,且為學習者分了初中高三個級別。提供MP3下載。 SharedTalk:在線語言學習社區,提供多種工具學習和實踐多種語言。具有語伴、語音聊天、文字聊天和電子郵件等功能。 Lang-8:該網站鼓勵人們練習寫作技能。由母語者為你編輯和更改。同時也是個線上交流社區,需要你閱讀並為他人的作品進行更正。 Translation2:提供免費在線翻譯,是個提高個人語言理解能力的好地方。包括文本翻譯,字典,語音翻譯,以及即時翻譯。語音翻譯是個很好的方法,練習發音並可嵌入電子郵件和網頁中。